信⠦簡⠥ 𑀀
上海市通信製造業行業協會
上海市進出口公平貿易行業工作站
2025年第1期(總第61期)
主要內容
1、騰訊、等134家中企被列入黑名單
2、美國升級AI芯片禁令 全球國家和地區將劃分三個等級
3、美國新芯片禁令遭NVIDIA猛烈抨擊:卡脖子毫無意義 隻會加速替代技術
4、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出爐:蘋果被華為反超
5、4納米芯片在美量產,台媒:台積電正“去台化”,許多決定已非台灣所能左右
6、OPPO與鬆下簽署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騰訊、寧德時代等134家中企被列入黑名單
1月6日,美國國防部通過《聯邦公報》發布最新版的“中國涉軍企業”清單(CommunistChinese military company,“CMC”,根據美國法律正式規定為“第1260H條名單”),將騰訊控股、寧德時代、長鑫存儲、,以及無人機製造商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Autel Robotics Co.,Ltd.)等中企新增列入該清單,完整清單包括134家中企,其中還涵蓋了長江存儲、等眾多中國半導體企業。
根據美國《2024財年國防授權法》的相關規定,被列入該清單的實體可能會受限於相關實體禁令或商品和服務禁令, 且與其他企業的正常商業合作也可能受到一定影響,具體包括:
禁止美國國防部與CMC清單或其控製的企業簽訂、續簽或延長商品、服務或技術合同(實體禁令, 2026年6月30日生效);禁止美國國防部簽訂、續簽或延長含有CMC清單或其控製的企業生產或開發的商品、服務或技術合同(商品和服務禁令, 2027年6月30日生效);其他與美國國防部有貿易往來的實體與CMC清單企業的合作關係將被限製。
對此,騰訊控股在聲明中表示,“騰訊被列入這份名單顯然是一個錯誤,我們並不是軍工企業或軍工供應商。不同於出口管製或其他,這份清單對我們的業務沒有影響。盡管如此,我們仍將同美國相關部門共同解決誤會。”
寧德時代則回應稱:“這是一個錯誤,公司並未參與任何軍事相關活動。”
移遠通信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沒有與任何國家的軍方合作,並將要求五角大樓重新考慮其指定,因為這顯然是錯誤的”。
然而,在這份名單更新的同時,美國國防部也剔除了六家據稱不再符合指定要求的公司。這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公司北京曠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重工集團海洋防務與信息對抗股份有限公司()、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公司和深圳市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通信世界網)
美國升級AI芯片禁令 全球國家和地區將劃分三個等級
據報道,拜登政府計劃在離任前幾天推出《人工智能擴散出口管製框架》(Export Control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對英偉達等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實施新一輪限製,這是他為防止先進技術流入中國和俄羅斯而做出的最後努力。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希望從國家和企業兩個層麵限製數據中心使用的人工智能芯片的銷售,目的是將人工智能的發展集中在部分友好國家,並讓全球企業向美國標準看齊。
這項新規可能最早於本周五發布,並製定三個等級的芯片貿易限製。其中第一等級為德國、荷蘭、日本、韓國等美國少數盟友,可以不受限製地獲取美國芯片。
第二等級為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將麵臨以國家/地區為單位的總算力限製,2025年至2027年期間,每個國家和地區隻能獲得約5萬塊GPU。不過該等級的國家可以通過同意一套美國政府的安全要求和人權標準來獲得更高的上限。
第三等級為包括中國、俄羅斯在內的24個國家和地區,將被全麵禁止進口美國芯片。
不過,英偉達在一份聲明中反對該提案。英偉達表示:該政策不會降低濫用的風險,反而會威脅到經濟增長和美國的領導地位。
代表亞馬遜、微軟、Meta等企業的科技行業組織“信息技術產業委員會”表示,它將對美國公司出口計算機係統的能力施加任意限製,從而將全球市場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也發表聲明稱,該法規是在沒有征求行業意見的情況下製定的,可能會大大削弱美國在半導體技術和先進人工智能係統方麵的領導地位和競爭力。SIA建議,在沒有與業界進行有意義的磋商之前,不要做出如此迅速而重大的政策轉變。
甲骨文執行副總裁肯ⷥ 魯克發表博客文章稱,這項草案將成為有史以來對美國科技行業“最具破壞性”的規定之一。他質疑,起草這項規定的人似乎完全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商業雲領域的AI服務早已成為所有公共雲的通用功能,部署和使用GPU的規模極大,但遠遠達不到影響國家安全的程度。
(來源:C114通信網)
美國新芯片禁令遭NVIDIA猛烈抨擊:卡脖子毫無意義 隻會加速替代技術
1月10日消息,據報道,美國計劃推出新的芯片出口限製政策,可能在國家和企業層麵設置對人工智能芯片銷售的上限,並更嚴格地限製美國先進科技的全球出口,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
對此,NVIDIA對此進行了強烈猛擊。NVIDIA政府事務副總裁Ned Finkle在聲明中表示,極端的“國家上限”政策將對全球主流計算機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對促進國家安全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迫使各國尋求替代技術,加速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流失。
“以反製中國為借口,限製日常數據中心計算機和全球遊戲PC中使用的技術,這樣的舉措毫無意義“,Finkle表示。
消息人士透露,新禁令最快將於本周五(10日)公布,並可能采用三級芯片限製。根據規定,美國的部分盟國仍可繼續全麵使用美國芯片,而大多數國家將麵臨嚴格限製,包括對單一國家的總計算能力設置上限。
Finkle認為,拜登政府在最後一刻推行這項政策,將對美國產業及全球社會帶來持續傷害,“我們敦促拜登總統不要倉促行事,避免製定一項損害美國經濟、讓對手受益的政策”
(來源:C114通信網)
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出爐:蘋果被華為反超
近日,RD觀測披露2024年W1-W52國內手機份額數據。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格局出現顯著變化,蘋果被華為反超,華為以16.00%的市場份額位居第四,蘋果則以15.10%的份額排名第六。

在這份榜單中,vivo表現亮眼,占據了17.38%的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手機市場的領頭羊。OPPO占據13.70%的份額,排名第二。小米以15.89%的份額位列第三,憑借其性價比的產品策略和不斷拓展的生態鏈,在市場中保持著較強的競爭力。
榮耀以14.77%的份額位居第五,作為華為曾經的子品牌,獨立後依然展現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產品研發能力。此外,realme占比1.22%,三星占比0.77%,華為智選占比1.12%,其他品牌則共同占據4.05%的市場份額。
華為此次反超蘋果,一方麵得益於其在技術研發上的深厚底蘊,尤其是在5G、折疊屏等關鍵技術上的突破,解決了供應鏈受限的問題,使得產品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另一方麵,華為在品牌建設和用戶忠誠度方麵的優勢也逐漸顯現,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認可和支持,為其市場份額的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各品牌紛紛加大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力度。華為的反超隻是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未來各品牌還需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和用戶體驗,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和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此次排名的變化也將促使各手機廠商重新審視自身戰略,推動中國手機市場進入新一輪的發展與競爭。
(來源:C114通信網)
4納米芯片在美量產,台媒:台積電正“去台化”,許多決定已非台灣所能左右
繼台積電日本首座晶圓廠2024年年底開始量產後,台積電美國廠也正式加入投產行列。
據台灣《聯合報》1月12日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日對英國路透社透露,台積電最近幾周已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為美國客戶生產先進的4納米芯片。她還說,這是美國史上首度在本土由美國勞工製造先進的4納米芯片,良率和質量可媲美台灣。
路透社稱,台積電去年4月同意將原先計劃的投資金額增加25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並於2030年前在亞利桑那州興建第三座晶圓廠。去年11月,美國商務部敲定66億美元補助款,資助台積電美國分公司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生產芯片。雷蒙多曾表示,希望2030年美國能生產全球兩成先進芯片,而在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開始生產前占比是零。她還稱,美國商務部必須說服台積電擴大在美國的投資計劃,“(台積電擴大投資)不是自然而然(就會)發生……我們得說服台積電,讓他們想(在美國)擴展”。路透社認為,這是美國總統拜登推動半導體計劃的重要裏程碑。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二廠生產領先全球的2納米製程技術,預計自2028年生產。台積電同時同意在亞利桑那州使用最先進的A16芯片製造技術。
針對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即將就職,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10日稱,台積電到美國設廠是因為美國業者希望其去,就台積電而言,到美設廠也可就近服務客戶。至於台積電先進製程赴美設廠進度是否更迫切,郭智輝稱,“雖然到美國投資設廠是接近客戶,但相信台積電會審慎評估”。他還說,過去台灣規定製程差距二代以上才能赴海外投資,但現在技術差二代就差很遠,“廠商要能賺錢才行”。台灣《經濟日報》12日稱,外界因此解讀,“此言意味經濟部對台積電赴美投資是在開綠燈,完全由台積電自行考慮”。
台灣《工商時報》12日稱,本月16日,台積電將召開2025年第一場法說會,由董事長魏哲家親自主持,除了回顧2024年成績,更重要的是釋出新年度的運營展望。報道稱,有外資對台積電2025年第一季度看法偏保守,認為美國製裁禁令需要納入考慮,尤其擔心禁令擴大至16納米對營收的影響。
針對路透社的報道,台積電未予置評。台灣東森新聞注意到,台積電在美國開始建造工廠後,從台灣派遣1000多名技術工人,引起亞利桑那州工會的反彈。不過據外媒報道,雖然台積電美國廠約50%的員工來自台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將會改變。美國《紐約時報》日前也披露,台積電預計,隨著未來5年工廠增建,美國工人的比例將會不斷增加。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日前表示,今後極可能麵對特朗普取消補貼或課以重稅,甚至要求台積電更多先進製程到美國設廠。台積電會不會被掏空,讓其產業空洞化值得關注,絕不是像郭智輝所說的那樣對台積電影響不大。《中國時報》此前刊登的一篇評論稱,台積電赴美設廠,島內一方麵擔憂台積電此舉是否會造成關鍵技術外流,另一方麵則擔心中美芯片戰持續拉鋸。評論認為,台積電正在“去台化”,雖然芯片廠商還是設立在台灣,但所做的許多決定已非台灣所能左右。
(來源:環球網)
OPPO與鬆下簽署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
1月14日,全球領先的智能設備公司OPPO宣布與鬆下就蜂窩通信標準必要專利簽署了一項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協議由雙方友好協商達成,內容涵蓋知識產權的多領域合作計劃,並將終結雙方在全球範圍內所有司法管轄區的未決訴訟。
OPPO專利許可負責人林委之表示:“我們很高興與鬆下達成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這體現了雙方對彼此知識產權的認可和尊重,也為雙方未來的知識產權合作奠定了基礎。OPPO始終尊重知識產權,並倡導在互惠條件下達成解決方案。OPPO將繼續倡導合理的專利許可費和長期健康的知識產權生態係統。”
鬆下長期以來一直是包括關鍵的無線、視頻和音頻標準等標準化技術的貢獻者和使用者。鬆下將繼續為標準化技術做出貢獻,並提倡以允許自願參與並促進標準化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的平衡生態係統。
鬆下首席知識產權顧問安德魯ⷥAndrew Y. Yen)表示:“我們對協議的達成表示歡迎,這是鬆下與領先的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同時簽署的兩份協議之一。鬆下無法單獨完成這項工作,我們感謝OPPO的知識產權團隊的努力和貢獻。這份協議再次肯定了鬆下的工程師對標準化技術的貢獻。這一成就將繼續推動鬆下實現通過開發產品、服務和基礎技術提高消費者生活水平並促進全球社會發展的企業承諾。未來,鬆下和OPPO計劃在知識產權領域展開合作,聚焦亞洲前沿知識產權課題。”
作為創新驅動型企業,OPPO始終專注於技術研發,在5G/6G、人工智能、影像和快速充電等關鍵領域持續研發投入,致力於為用戶帶來更卓越的體驗。截至2024年12月31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11萬件,全球授權數量超過6.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在所有專利申請中占比高達91%。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2023年國際專利條約(PCT) 申請數量排行榜顯示,OPPO位列全球第9位。此次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簽署,是OPPO與鬆下在知識產權領域深度合作的重要裏程碑,未來雙方將繼續攜手,共同推動全球知識產權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轉自:上海市通信製造業行業協會)